(通讯员 胡少乾、郑勇)9月15日下午,应校长王焰新院士和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熊熊教授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华建教授来校访问并在八角楼学术报告厅做了“探寻安宁河断裂带多尺度结构与孕震构造”的学术报告,全校60多位师生到场聆听讲座。地空学院熊熊院长和罗银河教授主持了报告会,学校科发院院长胡祥云教授代表学校对姚华建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和感谢。
安宁河断裂带处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滇地区,地质环境较为复杂。该区域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对该区域进行多尺度地震学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青藏高原与亚欧大陆碰撞等地质事件,而且对该区域地震发生机理,对防震减灾工作有重要作用。姚华建教授首先介绍了安宁河断裂带附近的历史地震情况。由于该区域存在地震空区,仍然存在发生大级别地震的可能性。姚华建教授介绍了在川滇地区的区域尺度地壳结构。地壳结构的速度结构显示,在安宁河附近地壳中存在高速异常,推断其可能起到对地壳物质运移的阻挡作用。姚华建教授接着介绍了安宁河断裂更高分辨率的区域噪声成像,甲烷气体震源的体波成像,波形反演成像,体波面波联合反演成像,噪声谱比法等研究。这些不同的成像技术得到了横跨安宁河断裂的高分辨率成像结构,并且具有了较好的一致性。姚华建教授利用这些该地区盆地的高分辨率精细结构,进一步了研究盆地对浅层结构对地震动的影响。姚华建教授最后介绍了在安宁河地区的速度变化研究。利用噪声互相关波形的尾波可以提取区域速度变化的信息。姚华建教授通过处理跨安宁河断裂的数据,得到了跨断层浅地壳的速度变化特征,并与温度气压等数据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研究表明,断裂带破碎区更容易受到外力影响产生速度变化。
报告后的讨论环节,姚华建教授与在场的师生就青藏高原东南缘中下地壳的物质运移,地震动模拟震级与地震性质的关系,重力与地震反演结果的比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姚华建教授最后与在场师生交流了青年学生如何建立专业研究兴趣,从学习思维转换到研究思维。姚华建教授建议青年科研工作者先把一个点做好,逐步扩展知识面,从而从科研中获得成就感,逐步建立专业兴趣。